反向“狂飙”,业绩连连下滑,酒鬼究竟怎么了?
2021年12月28日,酒鬼馥郁大会上,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、总经理郑轶曾表示:“我们相信把过程做对了,结果水到渠成,未来目标是高质量的高增长。坚信酒鬼酒的高增长仍将持续,因为我们把事做对了,剩下的就是一路狂飚。”
在这句话讲完的一年半以来,酒鬼经历了一段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。
据酒鬼酒2022年报,曾接近翻倍的业绩增速急转直下,开启了负增长的“狂飙”之路。报告期内,酒鬼酒实现营收40.5亿元,同比增长18.63%;实现净利10.49亿元,同比增长17.38%。分季度来看,酒鬼酒去年在一季度猛增超80%后,第二季度出现断崖式下滑,骤降至5.25%;第三季度继续下跌,直至四季度出现负增长---27.12%!
转至2023年,这一颓势继续扩大,2023年酒鬼酒一季报显示,营收9.65亿元,同比下降42.87%;净利润3亿元,同比下降42.38%。
我们看一下酒鬼酒主力产品的表现:
2022年酒鬼酒的高端产品线内参系列的销售量同比增加15.16%,但库存量同比增加46.41%。
大单品红坛酒鬼销售情况同样也乏善可陈,产量远远大于销量,库存猛增67.01%。
动销受阻的情况下,酒鬼酒的整体成品酒库存从2021年的5914吨提高到7375吨,同比大增24.7%。
作为酒鬼核心单品的内参,其价格波动轨迹与酒鬼公司整体业绩呈现高度正相关性。2021一季度批价一度接近900元/瓶,但是自此之后一路震荡下行,截至2023年5月,内参的批价已经跌落至750元/瓶。对比其1030元的出厂价,倒挂程度相当严重。
如此之高的倒挂价差,导致了窜货、低价销售横行,发展到现在的局面,酒鬼酒所要面临的问题相当棘手。
年营收几十亿体量的酒企出现这种情况,一定是出现了战略上的重大失误。
酒鬼酒是因何出现的这种棘手情况呢?
早在2019年,内参酒刚刚开启全国化进程,便高喊要做“中国高端白酒四大独立品牌之一”,对标茅台、五粮液,自2021年1月20日,52度500ml内参酒就开始执行酒鬼酒建议价格体系,团购建议价1350元/瓶,零售建议价1499元/瓶。
同时为了强行挺价,内参酒还不断提高出厂价,短短三年时间,出厂价翻了一番。可以看出酒鬼决策层的魄力与着急的心态。但是剃头挑子一头热,市场对于其反应却远远没有那么快。经销商高价拿到的酒迟迟变不了现,就引发了抛售雪崩。
同样的套路,泸州老窖也在玩,虽然也是左支右绌,终归是有足够强力的品牌价值支撑与市场群众基础。消费者无论基于惯性还是情怀,总会给一些面子。
很明显,酒鬼的面子没那么大。
说白了,馥郁香型还是小众香型。差异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是竞争的有力武器。但是对于一家大型上市企业来讲,差异化的两面性就会逐渐显现出来。
网图侵删
于酒鬼而言,馥郁香香型、特色鲜明的包装风格都是品牌发育期其切分细分市场的利器,但是终归市场受众面小,发展速度与逻辑不会像大香型一样百家争鸣、各美其美。俗话说,爱我者视我如命,恨我者骂我有病,品牌上唯一带来的潜在风险就是品类上的平替,一旦出现信任危机,要找回失去的市场难度要更大。
上世纪90年代,酒鬼酒一直是高端酒的代表,一度与茅台、五粮液并称为三大高端品牌,也早早的于1998年就在深圳上市。之后酒鬼酒的发展之路一直不稳定,大额资金流失事件、塑化剂事件对于酒鬼的打击颇为严重,而更加不稳定的是其大股东的多次变迁,从湘泉集团到成功集团,再到华孚集团,高管变化更是如走马灯般的你方唱罢我登台。
这一局面直至中粮入主之后,才算告一段落。
如今酒鬼酒尽管面临诸多问题,但是仍然还有不错的基本盘。
酒鬼在2022年出台了一系列控价保价的措施,包括限制产能、回购老酒等措施,在渠道面上,动销率已经好过去年同期。内参酒依然是口碑在外的高端品牌,私人订制等营销模式也颇有亮点。
不过酒鬼酒究竟走出泥淖,答案还需要时间来验证。这也是值得其他小众香型品牌深度研究的范例。
本文首发于酒经纵横,转载请注明出处
-END-